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浅谈贝叶文化的旅游开发
作者:陈爱林    点击率:3178  转自:傣族网/傣族文化研究论文集(第二集) 更新时间:2009/9/2 22:19:30

 

浅谈贝叶文化的旅游开发

 

陈爱林

 

贝叶文化是西双版纳旅游之魂。绚丽多彩的贝叶文化,使西双版纳的民族风情充满浓郁而神秘的异域情调,热带雨林充满魅力和灵气。旅游是西双版纳贝叶文化的载体。游客通过领略西双版纳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品味西双版纳贝叶文化的内涵。从西双版纳旅游的现状来看,笔者认为:贝叶文化的旅游开发,不是要建设几个什么中心、景点,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认识和如何展示。

一、要善于发现旅游资源中蕴藏着的贝叶文化元素  

由于贝叶文化的全民性、普及性和世俗性,西双版纳民族血脉里流淌着的贝叶文化元素,造就了民族的个性、性格和心理素质,形成了特有的思维方式、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因此,贝叶文化元素以其灵性为西双版纳的“绿色”添了几许的神秘。

1.       热带雨林飘溢着贝叶文化的清香  

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是西双版纳旅游的一大看点。西双版纳之所以保存了地球上这一片绿洲,有这么好的热带雨林景观,除了特殊的地理环境外,更主要的是人为因素,是西双版纳这一方人的生态观培育了这片绿洲。傣族是一个水的民族,更是一个森林的民族,在贝叶经中有许多朴素的自然生态平衡思想的格言、谚语,通过傣族人民一代一代的传承,教诲人们热爱森林、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有森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粮,有粮才有人;每个村寨都有“竜山”,家家户户都有在村寨周围种植薪炭林和竹林的传统等。在傣族社会生活中形成了许多善待自然的传统习俗和保护自然的村规民约,围绕着热带雨林演绎出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热带雨林所展示的西双版纳人与自然和谐的“绿”之美,在于贝叶文化元素以它的神秘蕴藏在热带雨林中,植根于西双版纳莽莽丛林里。

2.       民俗风情演奏着贝叶文化的乐律  

民俗节庆活动是西双版纳民俗风情中的一个亮点,而节日文化又是贝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双版纳众多的民俗节庆活动中,最耀眼的是被誉满“东方狂欢节”的泼水节,也是西双版纳旅游产品中一个最大的买点。傣族的泼水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动人的传说,独特的情趣,反映了傣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文化特色、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是傣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盛大的佛教集会和一次广泛的文化交流活动。在泼水节期间举行的赛龙舟、放高升、赶摆、丢包、斗鸡、堆沙、浴佛、放水灯、放孔明灯、泼水等一系列活动,是傣族习俗与佛教文化结合的结晶,有着深厚的贝叶文化底蕴。泼水节所展示出的西双版纳民俗风情中的异域情调,只是贝叶文化交响乐的第一章。  

3.     人文景观镌刻着贝叶文化的神韵  

遍布西双版纳傣族村寨的佛寺、佛塔等佛教建筑既体现了佛教文化,又体现了贝叶文化的建筑艺术,同时也是西双版纳旅游主要的人文景观,其中最著名有瓦叭姐总佛寺、曼飞龙佛塔和景真八角亭等。西双版纳傣族人民全民笃信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傣族佛教文化,佛教教育与傣文教育合一。佛寺,既是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又是傣族贝叶文化传承的基地。傣族村寨几乎村村都有佛寺,佛教建筑的外观、形式、色彩与民居迥然不同,佛寺庭院中有菩提树、大青树、贝叶棕、槟榔树、椰子树、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黄缅桂花、鸡蛋花、地涌金莲等植物,佛寺里“五树六花”构成的“佛教植物文化园”与傣族村寨和谐相融。竹楼、佛寺、佛塔交相辉映所展示的西双版纳人文景观的迷魅,在于贝叶文化元素以其神韵绘制出村落文化生态画卷。

二、要善于彰显旅游景观中的贝叶文化符号  

贝叶文化符号是物质化的文化内涵,最有交流价值的是西双版纳百姓日常生产、生活、节庆、风俗等的表现和反映。游客购买旅游产品时看重的是西双版纳充满浓郁而神秘的贝叶文化内涵。  

1.  通过导游服务亲近贝叶文化符号  

导游是游客在西双版纳游览行程中旅游“六要素”的组织实施者,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与贝叶文化符号交流的一个关键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导游的形象代表了旅游地的形象,因此,导游服务是展示贝叶文化符号的关键要素。如身着傣族服饰的导游,用傣话说一句“欢迎远方的客人到西双版纳”,靓丽的民族服饰、婉转的傣语,给游客的是一种异域情调。导游这一言一行的第一印象,不仅展示了西双版纳傣族似水的柔美,同时也是贝叶文化的服饰文化、语言文化外在的、最直观的展示。美好的第一印象还可以增加游客的信任感,这是导游取得游客信任和配合,保证整个游览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  

2.  在游览过程中寻觅贝叶文化符号  

西双版纳旅游景区(点)中所蕴含的贝叶文化内涵,作为游客,仅从外表难以了解其内涵,即便有文字说明也不一定来得及看或能看明白。听景,能够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通过听景观解说,拓展、深入和延伸观景的意境。如游览野象谷、森林公园等景区时,导游在深谙西双版纳历史文化的内涵、熟悉主要物种的名称及科学价值的基础上,以熟练的技巧,根据游览线路,灵活机动地将傣族人民与森林和大象等传说的有关资料合理组织后,以一种口头文学的形式呈现给游客。游客在热带雨林中的高空走廊上,看着身边的一棵棵大树和空中走廊下野象出入的小道,边听边看,思绪随着导游的讲解驰骋,情绪亦张亦弛,寻觅贝叶文化符号的灵性。  

3.  通过观景零距离感受贝叶文化符号  

西双版纳的旅游景观,如傣族民居、佛寺、佛塔等,融合了贝叶文化和佛教文化的建筑艺术,这些个“静景”向游客展示了西双版纳蕴藏的贝叶文化内涵。如游客在参观傣族民居、佛寺、佛塔等旅游景观时,导游能够结合西双版纳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历史与贝叶文化建筑艺术,用丰富的语言向游客讲述充满诗情画意的村落文化、庭院文化,使“静景”成为“活景”,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调动游客的想象力,让游客领略傣族村寨优美的自然风光,傣族的建筑艺术,见识贝叶文化符号的绚丽,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文化享受。

三、贝叶文化旅游开发的原则  

贝叶文化是西双版纳旅游的灵魂。旅游既是一项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产业,又是一项文化性很强的产业经济。旅游只有借助文化内涵才能更具魅力,更具生命力,也才能使独具的特色得以弘扬。因此,贝叶文化的旅游开发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着力营造贝叶文化氛围  

对贝叶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是对其典型和精粹的开发,更要着力于贝叶文化氛围的营造。利用贝叶文化发展旅游业,主要是挖掘和利用有价值的贝叶文化符号,使旅游产品、服务的各个方面增加文化内涵。一是要营造一种开放的贝叶文化大环境。要通过政府倡导、舆论引导、媒体宣传,在全社会形成热爱贝叶文化、尊重贝叶文化、保护保存贝叶文化的良好氛围。二是在建筑方面要保持西双版纳的民族化、地方特色化。旅游景区内的建筑,改进的只是卫生条件,如厕所、餐饮用火、垃圾处理,增添的是具有民族特性的一些建筑符号。三是要保持和弘扬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加强民族节庆与旅游业的结合,增强品牌意识,打造精品。提倡穿着民族服饰,除了对于经商者、旅游从业者明确要求外,要不断研究改进民族服装,使之美观、实用、多样、价廉,让普通百姓都喜欢穿着,并进而向旅游商品化方向发展。  

2.       着力打造贝叶文化特色  

突出贝叶文化的民族与地域特色,进行深度挖掘,将贝叶文化的各方面浓缩化、集中化,形成贝叶文化旅游产品的系列。一是要确立贝叶文化旅游的主题,构建旅游文化体系。以旅游主题文化为主,辅之以民俗民风内容,消化吸收现代文化成果,创建具有强烈时代气息和鲜明特色的文化体系。二是策划理念、发展模式起点要高。杜绝贝叶文化的旅游开发中乱开乱挖、乱建乱造、画蛇添足等现象,或停留在建设民族村、民俗园,唱歌跳舞、展示生活器具等表面化。具体的开发可采取经营权有偿转让、宣传促销委托独家代理等方式,也可采取有关地区、投资者联合开发的方式,以保护为切入点实施适度规模的开发。三是选择好旅游的贝叶文化载体,发扬光大贝叶文化,丰富旅游的贝叶文化内涵。如傣族园就是以现实村落为基础,反映傣族的村落文化、佛教文化、建筑文化,旅游产品其内涵无处不洋溢着贝叶文化的内容。傣族园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贝叶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有机组合,突出了特色,提高了表现品位,增强了吸引力。  

3.       精心组织贝叶文化包装   

贝叶文化资源不仅可开发出专项的旅游产品,也可作为普遍性的一种旅游资源,用于其他旅游产品的配套、旅游环境的营造、旅游精神和品位的提升。一是组织编撰贝叶文化导游词。贝叶文化内涵深厚,是勤劳勇敢的西双版纳人民宝贵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骄傲。导游词语言要优美、凝练,便于沟通交流,运用史料要翔实准确,评价要客观公正,字里行间,话里话外,充满着爱国、爱西双版纳的热情,通过对西双版纳历史、地位、特色、价值的讲解,让人感到亲切自然,耳目一新。二是加强贝叶文化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产业是西双版纳对外开放的窗口行业,旅游形象宣传就是西双版纳的形象宣传。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是一种半公益性广告行为,要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旅游企业的积极性,认真策划宣传方案,确定宣传内容,通过在中央电视台“请您欣赏”、云南电视台“云南旅游风光展播”媒体上等进行旅游宣传促销,使旅游宣传促销达到双赢。三是要构建贝叶文化旅游产品体系。观光产品、休闲产品、生态产品、文化产品等应科学搭配,精心打造。精品景区不仅要考虑贝叶文化旅游资源独特性,而且更应体现贝叶文化旅游产品主题和人文关怀,使游客在愉悦的环境中观光休闲,以达到旅游最高境界。同时,要注重现有景区的提档升级,要根据旅游景区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 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等促进旅游景区上等升级。

 

 

 

 

 

 

本文责编:帕相


 上一篇文章: 傣族传统节日体育文化的传承与演变
 下一篇文章: 浅谈傣族贝叶经的三个特点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