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文化行者 薪火相传》:玉儿甩和她的织锦事业
作者:师华 冯健    点击率:3164  转自:景洪市政务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3/11/14 15:55:33

《文化行者 薪火相传》:玉儿甩和她的织锦事业

 

   在西双版纳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上,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傣族织锦、慢轮制陶、基诺大鼓舞、傣武术等就犹如一朵朵美丽的花朵,绽放在这片土地上。文化的产生、继承、发展,离不开繁荣的土壤,离不开为之努力的人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民族的记忆,文明的脉络,很多是通过掌握、擅长某些技能的能工巧匠的口传身授,才得以保留和延续。留住人,才能留住艺,留住文化之脉。从今天开始,我台将播出《文化行者 薪火相传》系列报道,让我们一同去认识这些在文化传承发展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进的伟大行者。

  在嘎洒镇曼迈村委会曼乱点村民小组有一位织傣锦的艺人,她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和研究,把傣族传统手工织锦这一古老技艺,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织出了做工精细、图案丰富、式样精美并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傣锦制品,让傣族织锦这一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她就是我们今天要为您介绍的傣族织锦艺人——玉儿甩。

  出生于1958年的玉儿甩今年55岁,从小就心灵手巧、勤学好问的她,在奶奶和母亲的影响教导下,很小的时候就掌握了弹、纺、织、染、配色、挑花等织傣锦的全部技艺。玉儿甩织的傣锦古朴优雅,品种繁多,图案有龙、麒麟、象、马、塔、寺等,充满了东南亚文化的韵味和浓郁的南传上座部佛教风情,在中国织锦图案中个性鲜明。 

  多年来,玉儿甩一直不断地摸索、研究,根据人们的需求,在傣族传统手工织锦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在傣锦制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构思和设计。她织出的傣锦做工精细、图案丰富、式样精美,有床单、被面、桌布、披肩、头巾、布包、佛幡等各式各样的制品。她精湛的技艺,也吸引同村及周边村寨的很多中、青年妇女前来找她拜师学艺。她的织锦作品,不仅成为了州、市政府赠送嘉宾和客人的礼物,还应邀在各种艺术节、工艺品和文化产品博览会上展出和销售,很多国内、国外爱好者慕名前来购买。

  玉儿甩说,看到自己的傣锦制品受欢迎,她感到很高兴,但更让她高兴的事,是看到有很多年轻人愿意来学习这门技艺,让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能够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在传承傣族传统手工织锦中,她不仅教徒弟纺线、织锦,对个别能力较强的徒弟,她还把设计图案的技巧和方法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她们。徒弟们在织锦过程中碰到不会的地方打电话给她,只要她有时间,她就会到徒弟家里进行指导,一直到徒弟学会为止。

  在玉儿甩的带动下,曼乱点一半以上的妇女在学习织锦。曼乱点村也因此在2010年被列为云南省第一批文化惠民示范村,村内先后成立了傣家民间织锦合作社和傣锦文化生产研究基地,建成了傣锦技艺传习所。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向玉儿甩学习织锦技术,玉儿甩也时常被邀请到别的村寨教授织锦技艺,让傣族织锦这一传统技艺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责编:龙罕


 上一篇文章: 波光戏的傣语传习梦
 下一篇文章: 《文化行者 薪火相传》2:歌声里的坚守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