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西双版纳州文化创意产业首推傣装品牌“水韵·娑罗”[图]
作者:文/黄臻 图/许云华 t    点击率:4767  转自:西双版纳州新闻网|http://www.bndaily.com/ 更新时间:2011/5/13 11:51:36



    在泼水节期间,西双版纳上演了一台精彩的傣族服装秀。在服装秀上不仅能看到傣族新款的服装,还能一睹傣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样式。
    4月1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对“水韵·娑罗———歌舞倾城傣族服装秀”进行了1分45秒的精彩报道,让全国观众欣赏到了美丽的傣族服装和扑面而来的热带风情。
    “水韵·娑罗———歌舞倾城傣族服装秀”这台“文化盛宴”的推出,意味着首个傣族现代服饰品牌开始进军服装市场,我州文化品牌又开出了一朵靓丽奇葩。 

盛宴:源于服务型政府
    扩大消费、增加第三产业比重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靠创意和内容而生的文化产业更以“软实力”成为完成转变发展方式“硬任务” 的着力点。
    自2003年以来,特别是全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以后,我州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按照“转方式、调结构”战略部署,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确立服务型政府的新定位,实现政府角色的转变,对文化产业提供宽松、自由的发展空间,出台一系列发展政策规划引导文化产业,政府从产业发展主导的身份转变为引导和推动者。在党委宣传部门的助推下,在文产办的组织协调下,实施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大力引导地区和社会参与到文化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中,摆脱单一发展模式,空间布局和区域特色日趋明显,企业投资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数量得到迅速提升,政府适时的身份转换为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社会力量参与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市场主体日趋活跃,出现了“百舸争流”抢滩文化产业的良好势头,投资总额达500亿的35个文化产业项目先后落户我州。
    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氛围,促进了企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了企业参与发展的迫切愿望,才有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奏响民营文化经济快速发展的“和谐之声”。 

创意:来自有衣说“衣”
    文化经济是一种以创意经济为核心要素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根植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依赖于不断创新。西双版纳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离不开全国唯一的傣族自治州这个特殊身份和灿烂文化的支撑;离不开“衣食住行”需求之设计根本。“衣”做为10大重点发展产业之一民族工艺产品的核心主导内容,又是未来时尚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相互结合的成长性产业。如何把握产业要素、抓紧转型机遇,是步入新发展空间的惟一途径。因此,产业突破有了新方向。 
    西双版纳是全国最大的傣族聚居区,傣族服饰式样独特,异彩纷呈,消费群体庞大。傣语称傣装为“亨傣”,古时称“五彩娑罗冠”,是傣族千年文化中精彩、炫耀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服饰百花园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傣族传统服饰文化在民间的使用程度已大大退步,逐渐演变为供舞台表演和民间节庆使用的展品。如何挖掘傣族传统服饰潜在的文化内涵,开发现代傣族服饰及相应文化商品,是产业开发的当务之急。 
    今年以来,州文产办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产研结合”的工作思路,与西双版纳歌舞倾城投资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采取商业化运作方式,突出企业发展主体,把傣族服饰产业确定为文化产业扶持发展的项目,在大量研讨和对区域性市场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在中央民族大学的支持下,提出傣族服饰“品牌化、时尚化、生活化”的理念,并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服饰研究所所长祁春英教授联合组建傣族服饰研发组,摸索出“政府﹢企业﹢学院”的合作研发模式,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研发出“水韵·娑罗”品牌;确定产品设计样式及面料选用;制定傣族服饰产业化发展计划;成功运用品牌文化及表演形式叠加亮相的创新形式,在1373傣历新年隆重推出“水韵·娑罗”品牌傣族时装秀,展示了傣族服饰文化所具有的深厚底蕴,凸显民族特色艺术和市场开发空间,得到社会各界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目标:打造傣族服饰之都 
    市场对商品的认同是以消费者购买需求的增加作为衡量标准的。打造傣族服饰之关键在于对消费市场的了解,对自身所处市场的把握,生产出集“民族的”、“传统的”和具有当下“实用的”、“创新的”、符合现代审美于一体的产品,赢得市场空间。如何实现这一宏大目标? 
    第一、建立民族服饰产业振兴规划。充分发挥政府产业政策的有力推动作用,调动行政、协会、企业和各类服务机构的积极性,共同营造民族服饰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除宏观影响外,在文化创意、技术进步、生产组织、质量体系、信息物流、培训体系、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脚踏实地的公共服务,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第二、建成民族服饰品牌强州。品牌是一个产业发展水平、成熟度、竞争力水平以及话语权的集中体现。以首个傣族服饰品牌“水韵·娑罗”为原点,依托龙头企业研发系列民族服饰品牌群落和品牌生态系统,建立在品牌群落中产生大名牌的机理,做实“政府﹢企业﹢研发”的合作模式,建立以零售为特征的研发体系,找准营销路子、找好形象代言人,通过广告投放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好感,吸引消费者跟着品牌走,用品牌塑造西双版纳文化大州形象。
    第三、建成民族服装产业人才强州。找准民族品牌定位以及发展思路,制定吸纳设计和工艺技术人才以及海外营销人才的规划,加快培养本土的高素质人才。举办全国民族时装模特大赛和全国民族服饰博览会,吸引服装设计师,创新设计制作美观、简便又有民族传统特点的现代民族风格时装,逐步发展壮大民族服饰产业。
    第四、建成民族服饰可持续发展的强州。以创新为主题,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营造自主品牌的良好发展环境,健全规范市场公平竞争法制环境,倡导行业自律,加大质量诚信、知识产权保护、社会责任、市场秩序等方面的管理措施,成为民族服饰品牌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才能达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劳动生产率和创意产业的聚合区。
    “善者谋势,不善者谋子”。当下,文化正走出孤芳自赏的“小天地”,融入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西双版纳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要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领域有所创造、有所作为,民族服饰产业可列为“先遣队”,在优先发展中先占一席之地。(以下为“水韵·娑罗———歌舞倾城傣族服装秀”剪影)

 

 

                                                                       本文责编:玉婷


 上一篇文章: 岩 挑
 下一篇文章: 傣族阿銮故事与叙事长诗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