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傣语文教育及其发展探析
作者:郭玉萍    点击率:4398  转自:傣族网/傣族文化研究论文集(第二集) 更新时间:2009/9/22 22:39:47

 

傣语文教育及其发展探析

 

郭玉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傣语文对傣族的社会、文化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傣族人民利用傣文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书写了自己的文明与发展史,也给后人留下了卷帙浩繁的古籍文本。

傣族从古代就是一个崇尚教育的民族,用傣语文作为工具和桥梁的教育(本文称为傣语文教育)一直伴随着傣族人民走过了自己的发展历程。傣语文教育为傣族人民培养了一批批有识之士。无论是佛寺教育或是村寨教育、家中老辈人的家庭式教育和始于清朝年间的学校教育,都是傣语文教育发展的基础。最大规模的正规的傣语文教育是新中国成立后,傣语文教育进入了大中小学校,群众学习傣语文的热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涨,傣族群众明白了要利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去学习更多更新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学校内、村寨中、佛寺里,人们不分老幼都在学习傣文,阅读傣文图书。

星移斗转,时代变迁,傣族的社会、经济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意识、思维方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之中。傣族群众接受大量新信息,见识更多的新事物,感受到了全新的生活。这一切,也无声地提示着人们,要想赶上时代潮流,必须要学习先进的知识。于是,运用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这一便利又易得的工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断缩小与先进民族的差距,使傣族的经济、文化得到更大发展就成了一件不可再忽略的大事。

为什么不呢?由于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我们能听到傣语广播,看到傣语文的电影、电视,读到傣文图书(政治、科技、历史、文学、医药、法律等类)、报刊……如此良好的学习条件,只要我们稍加用心,学会我们祖先留下的能准确书写我们熟知语言的傣文,就能学到许多先进的知识。这样便利快捷的学习工具,如果我们弃之不用,那我们还有什么更方便的途径呢?我们不反对傣族同胞学好汉语汉文,如再能学好英语英文等就更好。不过比起学习汉文和英文,傣文显然是最容易学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傣语文的功能和作用有被忽视的一面。因为随着我国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傣族社会由较封闭走向开放,傣族流动外出人员增多,傣族中出现了一些既懂傣语文又懂汉语文的人;同时,在经济转型时期,很多傣族地区的领导干部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经济发展上,认为傣语文对经济发展有较大局限性,于是忽视傣语文工作甚而放弃傣语文教育,让其自生自灭。再加上招生制度的改革,一些轻视傣语文作用的思想又有所抬头,使得傣语文教育受到一些冲击,很多家长在选择让子女学傣文、汉文、外文(英语)的问题上,都忍痛割舍本民族语。一些人认为学傣语文是倒退,是无用的,是浪费时间精力,增加学生负担而已。而一般群众则认为学傣语文对找工作、升学、出国、评职称也没有用处,所以有意无意地让子女减少或放弃学习傣语文。这些思想认识的偏误,让那些忽视傣语文工作的现象又重现了。

然而,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傣族100多万,虽说傣族人口中已有一部分人可以转用汉语文交流,或同时使用汉文和汉语,但这部分主要是受过中高等教育的人和专业知识分子,再者是居住在城镇或交通沿线的傣家人,而他们也仅是掌握了日常的汉用语和简单的汉文而已。当前,傣族群众所用交际语文仍然主要是傣语。据有关调查,“从城镇到交通沿线再到偏僻地区,傣族掌握傣语文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而掌握汉文的人数比例逐步降低”(《云南民族语言文字现状调查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4)。傣语文教育对傣族来说是必需的,重要的,是不可或缺的,至少在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是这样。那些认为现在傣语文教育工作可做可不做的看法是偏离了傣族文化发展实际需求和实际的。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傣族使用傣语文教育并不断提高其水平是最积极有效的,也是最便利和快捷的,将是最见效益的教育。傣语的社会功能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根本改变,因为:①每一种语言的使用的变化是缓慢进行的,任何一个民族要学习和掌握一种新的语言文字都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必须经过长期艰苦努力才有可能实现。何况傣族中能流利运用汉语文的人仍是少数,傣族各地村寨中的多数人仍主要以傣语文为交际工具,这样在一定时期内傣族不可能放弃使用傣语文。②傣语是傣族的重要特征之一,傣文是傣族人民历史上自己创造的,傣语文根植于傣族的精神生活之中,是傣族文化和智慧的积淀,它必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经济文化发展后,傣族群众的自我意识增强,对其语言文字的感情也随之加深,学习傣语文必然对人们获得知识的乐趣和感情上满足是有益的。③各地傣族以村寨为主要活动区域,人们主要在村寨中进行生产活动。虽说有些居住在城镇附近的傣族逐渐被纳入城镇规划,但是,以村寨为主要活动轴心的生活方式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发生改变,而这一居住形式对汉语的使用范围会起到一定的“间离”作用,自然构成稳定而又相对独立的傣语使用空间,这对傣语文功能的迅速削弱也会起到抑制作用。④我国政府对少数民族语言采取保存和发展的策略,也是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傣语文在20世纪5060年代进行了几次改进,使得傣语文在汉语教学、扫盲、图书报纸出版、广播、影视等方面的使用率大大提高,为傣族文化的保存和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文件中也提出了可以在各个领域使用民族语文的规定,这也使发展傣语文教育具有了法律支持和政策保障。

回顾傣语文教育工作,20世纪7090年代初的傣语文扫盲和普及是规模较大的,傣语文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仅从图书出版状况便可窥见其盛况之一斑,如: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德宏傣文图书:《娥并与桑洛》(长诗,1979年版),印数7 000册;《语文》(教材,1979年版),印数10 000册;《西游记(1)(1981年版),印数13 000册;《三访亲》(傣戏,1981年版),印数5 000册;《算术》(教材,1982年版),印数20 000册;《语文》(1982年版),印数29 000册;《农民识字课本(2)(1982年版),印数70 000册;《1986年日历》,印数15 000册;《甘蔗栽培技术手册》(1991年版),印数7 000册。西双版纳傣文图书:《千瓣莲花》(1981年版),印数6 900册;《西双版纳语文小学课本》(1981年版),印数30 200册;《四棵缅桂》(1982年版),印数13 000册;《数学》(1984年版),印数20 100册;《占响》(1986年版),印数7 000册。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傣语文教育借助双语文教学的兴起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比如:“德宏州1992年有傣族小学352所,开展双语双文教学的有261所,在校生达37 988人,同时,有的中学,如芒东中学、瑞丽民族中学、德宏州民二中学也先后开设了傣语文课。”(《民族文字的创制与改进》,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事实已证明,傣语文教育工作的发展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傣族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和发展经济文化的需要。傣族群众如果不用傣语文,基本的生产、生活都会受到影响,更不用谈吸收先进的思想、技术;只有傣语文教育,才能有利于适时开发傣族儿童智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汉语文的质量;发展傣语文教育,也有利于傣族地区初等教育的普及扫盲成果的巩固。“德宏州1983~1997年底,全州扫盲95 882人,其中用民文扫盲人数为77 867,占802%。 (《双语现象与双语文教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另外,发展傣语文教育,还有利于傣族地区的进一步开放。傣族是云南跨境民族之一,傣族群众的傣语文水平提高了,对他们与缅甸、泰国的傣族进行交流提供了方便。

时代进入到21世纪,傣语文教育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傣族群众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熟知的傣语文工具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科技知识,然而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随着整个民族语文工作的“不景气”,傣语文在教育、出版、报刊、广播等方面的工作也处于举步维艰阶段。还是以傣文出版物为例,到了1994年以后,傣文图书印数就不断减少,大多数读物只能印1 000册,最多不过3 000册。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条,与傣族读者的购买力是有关系的。按理说经济条件好了,群众更有能力购买图书,而为何图书发行量还不如经济相对困难的时候呢?这不能说与识傣文的人少了没有一点关系吧。整个傣语文工作,包括其教育工作是一个循环链,这个链条只要有一处断带,必然影响全局。其实,分析傣文教育工作滑坡的因素就不难看出,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的领导及部门对这一工作有所忽视,甚至不屑一顾,因而致使傣语文教育工作失去良好氛围和基本条件。另外,一般群众存在一些不读书也能致富,读不读书一个样的思想。加之傣族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小富则安、不思进取的思想存在,认为在教育上投入太多时间和精力、财力不值得,这些都是傣语文教育在当代反而滞后的因素。事实上,不是广大的傣族群众不需要傣语文教育,而是他们或有意无意地或盲目地或无知地放弃了,并且缺乏有责任的有认识的有能力的有义务的引导和支持。因而,目前许多农村青壮年(一般只上过小学,少数上到初中毕业)就形成“傣文没学过,汉文没学会 ”的人群。

把视野放宽了去看,21世纪傣语文教育已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狭义的民族语文教育概念,更不是仅靠学校,尤其是主要靠作为在双语教学中的拐杖的教育工具,而应是更宽泛的教育。傣语文教育应力求扩大其教育的领域和范围,最终利用傣语文教育的发展而尽快地发展傣族文化和教育水平。实践已充分证明,傣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的,教育与文化各方面的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一发展大发展,一萧条就大萧条,因而,探索21世纪傣语文教育必将为傣民族的更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我们以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傣语文教育得到不断发展,并更好地营造傣语文教育氛围,改善傣语文学习环境,使傣语文教学成果在社会语文中得到巩固,让它对傣族社会发展起到真正的作用,应切实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

1.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傣语文教育对傣族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意

义,不要只看到傣语文教育的局限性而忽视它内在的动力和作用,改变那些对傣语文教育的消极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改变不符合傣族地区教育实际的思想,充分重视傣语文教育对促进傣族文化的发展必将产生的重要作用。

2.                 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国民族语文政策,建设傣语文教育制度。纵观民族语文发

展的历史,民族语文政策实施到位、力度强的时候,民族语文教育必然得到发展。目前,傣文中使用人口较多的是西双版纳傣文和德宏傣文,我们应充分依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傣族各自治地区的有关法规,积极加强建设傣语文教育制度,让傣语文教育有法律依据及制度保障。

3.                 在傣族地区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傣语文教育实施办法,将傣语文教育纳入傣

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在学校中强化对语文教育的监督和管理,并让其充分发挥作用,使从事这一工作者得到实惠,看到傣语文教育的前景。充分发挥民族语文优惠政策,投入经费,保证各方面工作顺利进行,调动从事各项傣语文工作者的积极性。如:恢复20世纪80年代傣语文教育中教傣语文的教师教傣语文可算课时,学傣语文的学生毕业算成绩,掌握傣语文程度的高低可以作为教师工作能力的参考依据等做法,从根本上保证傣语文教育的开展。

4.                 造就高素质傣语文教育工作者队伍,编译高质量的傣语文教材。加强教师队

伍建设是傣语文教育得到进行并保证教育质量的基本提前。利用中央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以及傣族两地州教育学院的专业优势,为傣族地区培养傣语文的高级人才,同时,充分发挥傣族地区的师范学校、民族中专、民族干部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等渠道开办傣语文师资培训班,从数量上、质量上适应并保证傣语文教学的发展需要,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傣语文师资队伍。组织专业人员,根据傣族地区的特殊性,结合傣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特点,精心策划、编写出适合傣语文教育特点和风格,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高质量傣语文教材,保证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都有根本的依据。如:德宏州教育局编译的傣语文小学《数学》(1)、《语文》(1~6)及中师《语文》(1~3)等教材为德宏州傣语文教学的开展,为提高傣语文教育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5.                 加大力度加强傣语文教育领域扩展。学校是教育的圣地和摇篮。傣语文教育

离不开学校教育,要充分让小学、中学、高等学校中的傣语文教育形成良性循环,使其成为促动并提高傣语文教育的重要途径。

尽管傣语文的教育不能只靠学校,但无论如何学校是最正规最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学校进行傣语文教育,才能保证傣语文教育不断规范、科学地发展,因此学校开展傣语文教育成为制度化十分必要。

6.                 不断拓展傣语文在广播、影视方面的作用,利用直观性、可视性、可听性、

参与性更强的特点,加大新闻媒介对傣语文的宣传、运用效应,使傣语文教育深入人心,产生深刻影响。比如,傣语文译制的电影在20世纪80年代就产生过深远影响,包括境外的傣族群众都涌来观看。随着对外开放深入,经济发展,日常生活水平提高,傣族大量需要看到傣语文的电影、电视,录像带、碟片,听到傣语文的广播、磁带、光盘,这些也是扩大傣语文教育影响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7.                 利用傣语文的图书、报纸、杂志提高并巩固傣语文教育成果。傣族学生、群

众学习了傣文,就可以也必然需要阅读傣语文的图书、报刊,这也才能巩固傣语文教育效果;通过阅读、学习,也让群众利用傣语文受到更多教育,学到新知识,得到更大提高。如:《十六大文件选编》、《从这里开始迎接艾滋病挑战》、《常见妇女病防治知识》、《农村致富指南》等傣文图书对接受过傣语文教育的读者更进一步地接受政治、科普常识等有积极作用,充分体现出傣语文教育的价值和功效,反之,傣文图书、报刊的出版也加强了傣语文的宣传普及,扩大了傣语文功能,提高了傣语文效用,最终提高并推动傣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让傣族成为高素质的民族、先进的民族。

8.                 提高傣语文软件开发和应用水平。目前,傣语文图书、报纸、刊物已运用开

发的电脑软件于排版制作中,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尽快制定与完善傣语文文字信息处理的规范和标准,加快和完善傣语文基础软件开发,满足傣语文信息化需要,使之能更好地促进傣语文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从而也带动傣族地区信息化建设。

9加强傣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不断形成并完善傣语文教育理论体系是提高傣语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傣语文教育将会更规范、科学。同时,通过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理论上改进办学的方法。加大教育科研的力度,对教学实验进行科学、系统地研究和分析,研究探索一条既符合时代特征又适用于傣族地区的教育方法。

10抓住时机,积极配合国家及省里有关工作,大力发展傣语文基础教育。目前,国家民委、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民委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出发,十分重视少数民族语文的教育工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开展有关双语双文的教材编译及审定出版、师资培训等工作,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为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服务。因而,傣语文教育也应珍惜并积极利用这些良机,把傣语文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提到高度来认识,从政府到有关教育部门、学校都应积极配合省上的有关工作,从而把傣语文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总之,新时期傣语文教育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新课题,只有紧紧围绕傣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才能不断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再创傣语文教育工作的新辉煌。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民语委编:《云南民族语言文字现状调查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年版。

2.    云南省民语委编:《民族文字的创制与改进》,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3云南省民语委编:《双语现象与双语文教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4戴庆厦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出版社)

 

 

 

 

 

 

 

本文责编:帕相


 上一篇文章: 傣汉双语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下一篇文章: 对德宏傣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