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实施傣汉双语文教育打造西双版纳美好形象
作者:岩香伦    点击率:3404  转自:傣族网/傣族文化研究论文集(第二集) 更新时间:2009/9/17 22:10:13

 

 

实施傣汉双语文教育打造西双版纳美好形象

 

岩香伦

 

   一、多种傣汉双语文教育观点  

 傣汉双语文教育是指对在学校学习的傣族学生进行的傣语文与汉语文结合教学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使傣族学生通过两种语文的学习,达到“傣汉双语文兼通”的目的,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  

西双版纳傣汉双语文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至今,经历了以傣语文为主汉语文为辅的双语文教育、单一的傣语文教育、单一的汉语文教育、傣汉双语文有机结合的双语文教育这四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傣汉双语文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使傣族社区的部分精英阶层代表人物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观点。  

“局限论”:“傣文过不了澜沧江,傣文能翻译数理化吗?x+y=z怎么翻译?哪台机器上见过傣文?傣文不能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过渡论”:“学习傣文的目的是为了学好汉语文,学傣文只是一种过渡,是学习汉语文的辅助工具,是起到‘拐棍’的作用,迟早要把这一‘拐棍’甩掉。”  

“多余论”:“既然各民族都要学汉语文,何必还要绕弯弯先学傣文后学汉文,直接学汉文不是更好吗?实在是多此一举,画蛇添足。”  

“有害论”:“傣文与汉文怎么能够一起学嘛,特别是傣文与汉语拼音都是拼音文字,一起学习一定会相互混淆,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肯定影响教学质量,实在是有害无益。”  “照顾论”:“为什么过几十年后又重新提出学习傣文,这不是为了照顾民族情绪?”  

“民粹论”:“在傣族地区,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都用傣文版本,全方位地实施傣文课程体系,傣文化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兼通论”:“分阶段实施傣汉双语文教育,实行适时、适量、适度的双语文‘三适’教育原则,最终达到傣汉双语文兼通的教育目标。”

二、对几种双语文教育观点的批判  

“局限论”、“过渡论”、“多余论”、“有害论”、“照顾论”提出的观点,都存在“语言融合主义”意识的错误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文革”结束,“语言融合主义”意识以极“左”的面貌出现。这种观点错误地认为进入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文开始融合并走向消亡的时期。由于这种“左倾”思想的干扰,党的民族语言政策遭到严重的破坏。学校取消了傣语文教学,只进行汉语文教学;傣语文机构被撤销;傣文被停止推行使用;傣文课本、图书、报刊、杂志被停止出版;傣族地区的佛寺被推倒;傣文献资料被烧毁;傣文专业人员被迫改行;停止培养傣文教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认真贯彻了党的民族政策,傣语文工作才逐步恢复正常,但是“语言融合主义”潜在的影响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人们的思想认识上,普遍存在两种担忧。担忧之一,在人类社会迈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教育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快的时期,傣族地区是否有必要进一步繁荣发展傣语文;担忧之二,就傣族学生的个体而言,在学校期间花许多时间学习傣语文,是否影响傣族学生汉语文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傣族成员更好地融入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历史背景条件下才产生第一种担忧。在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方针的指导下,我们开放了国门,加快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发达国家大量现代化科学技术与先进理念的引入,使中国开始迅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西双版纳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学好汉语、外语首先成为学校、个人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国家拨乱反正之后,重新落实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在傣族教育领域里恢复了用傣语文授课,这是继承和保留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遗产的一项迫切任务,也是实现西双版纳州民族文化立州的宏伟蓝图的主要途径。“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是傣族地区学校、个人追求的双重目标。  

学校所开设的课程科目多,学生学习任务重,汉语拼音与傣文都是拼音文字,教学方法不当,容易混淆,为此才产生了第二种担忧。但是经过傣族村寨小学的傣汉双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双语文班中汉语文教学质量要比单语文班高15%,双语文班傣族学生巩固率高,傣族群众更为支持。总之,双语文班的综合效益比单语文班高。  

“民粹论”是错误的“语言民粹主义”意识,该意识源于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思想。有些少数民族干部不顾本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人才资源现实状况和本民族广大群众的意愿,从狭隘的民族情感出发,片面地主张建立从小学到大学,有独立的傣文教材,实施傣文化课程体系。首先,从西双版纳州傣族来看,由于存在新老傣文的使用上意见不尽统一,其使用情况也较为复杂;其次,编译人才非常有限,建立其教育课程体系是现有编译人才无法满足的。从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来看,例如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藏族等,建立了一套从小学到大学较完整的民族语文教材体系,进行从小学到大学用民语文授课。其结果,可能导致本民族的自我封闭,在该教育体系中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的无法跨越汉语言障碍,无法顺利地升入名牌大学,就学生的个体而言,在今后的社会就业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兼通论”是西双版纳双语文教育的成果,是“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格局”思想的充分体现;是学好汉语文这一先进文化又保留继承傣族优秀文化传统,对促进各民族的相互理解、相互交流,在经济上共同发展,在政治上平等相处,促进民族大团结的最佳途径之一。

三、建立好傣汉双语文教学模式是实施好傣汉双语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学活动是特殊的认识过程与实践过程,这个过程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教学模式既是理论的运用,又是教学实践的概括,具有很重要的教育研究价值。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以及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过程中诸多要素的组合方式,教学程序的策略,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  

西双版纳傣汉双语文教学课程设置模式,目前最可行的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增设”模式,一种是“分合”模式。

(一)   傣汉双语文教学的“增设”模式  

“增设”模式是一种传统的双语文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傣族学生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就直接进行汉语文教学,到小学五年级或六年级再增设傣语文课。其模式的优点是:(1)适合于汉语文环境较好,傣族儿童有一定的汉语言基础的城镇傣族学校或离城镇较近的傣族村寨小学校。(2)一位教师可任多个班级的傣文课,较好地解决了傣语文教师紧缺问题,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傣语文教师的专业特长。其模式的缺点是:(1)是一种淹没型的双语文教学方法,以牺牲傣族学生的母语为代价。(2)对刚入学的傣族学生学习汉语文难度太大,易产生厌学情趣,造成学生辍学。(3)到小学高年级增设傣文课,带有“突击”性质或“扫盲”性质在其中,所以傣语文的教学质量不高。

(二)   傣汉双语文教学“分合”模式  

“分合”模式是在学前阶段只进行傣语文教学,辅之汉语会话课,起到开发儿童智力,为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汉语文打下良好的语言思维基础;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阶段,实行以汉语文教学为主、傣语文教学为辅的双文结合教学;小学五年级至六年级阶段,以汉语文教学为主,傣语文教学为辅,实行傣汉语文分课教学。从学前班到小学六年级阶段,傣汉语文的课程设置形成“分—合—分”的教学模式,简称为“分合”模式。其模式的优点是:(1)适合于汉语言环境较差,傣族儿童没有汉语言基础的傣族村寨小学。(2)符合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3)有利于傣族儿童的智力发展,思维活跃,学习兴趣浓。(4)社区影响好,家长支持,学生巩固。(5)教学质量比“增设”模式班级高15%以上。其模式的缺点是:(1)傣语文和汉语拼音都是拼音文字,在学习汉语拼音的小学低年级阶段,如果教学方法不当,两种文字容易混淆,影响教学质量。(2)对教师的双语文教学能力要求较高,造成双语文师资不足。

四、遵循傣汉双语文教学原则是提高傣汉双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适时开设”是实施傣汉双语文教学的关键性原则  

作为傣族地区学校,何时开设傣文课是实施好傣汉双语文教学的关键性问题。经过实践在小学的学前阶段开设傣文课兼设汉语言会话课最为合适,傣语文课起到丰富母语思维、开发儿童智力的作用,汉语言会话课为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汉语文打下了良好的汉语言思维基础。

(二)“循序渐进”是实施傣汉双语文教学的过程性原则  

双语文“分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学校的语言环境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了“先低后高、先少后多、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双语文教学原则与教学策略,从而保证了双语文教学质量。例如:小学的学前阶段傣语文课堂教学量可占80%,汉语会话课占课堂教学量的20%,到小学高年级傣语文的课堂教学量可减到20%,汉语文课堂教学量提高到80%,形成“易学的傣语文从多到少,难学的汉语文从少到多”的双语文课程设置。

(三)“创设情境”是实施傣汉双语文教学的习得性原则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学生的第二语言能力和跨文化素养是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自然而然习得而成的,双语情境的创设具有潜移默化的习得效应。因此,双语文教学班级始终把创设双语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校园双语氛围,作为实施好双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双语环境的创设能贴近学生发展的需要,要求双语文教师善于观察、动脑,根据学生发展和双语教学的需求,主动、灵活地做好双语环境的创设工作。例如:征订傣汉双语杂志,要求学生阅读;要求班级出双语文黑板报,增加双语的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例如双语故事会、双语书法兴趣小组等。

(四)“共同发展”是实施傣汉双语文教学的整体性原则  

开设双语文教学,是实施好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傣汉文兼通的复合型人才,要克服学傣文只是学好汉语文的“拐棍”,迟早都要把这一“拐棍”甩掉的错误认识。做到始终把傣文与汉文放到同等的重要位置,是达到“傣汉文兼通”的双语文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

四、明确傣汉双语文教育目标是实施好傣汉双语文教育的核心  

傣汉双语文教育有以下三大目标:

(一)   提高儿童学习兴趣,开发儿童智力  

少数民族儿童从小生活在民族语言环境中,在民族语言及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对本民族的语言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浓厚的兴趣。学前班开设傣文,是起到先用母语思维,再逐步过渡到汉语思维,极大地提高了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儿童乐学、会学,促进了民族生的智力开发、锻炼和提高。乐学,就是对学习有兴趣,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在儿童期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那么孩子就有了终生学习和发展的动力机制。会学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就会不断运用这些方法去寻求尚未知晓的知识,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所以,儿童是否喜欢学习,这是一个新教育理念的重要标准,也是终身教育最重要的东西,过去我们在民族地区实施单一的汉语文教学偏离了这些东西。  

例如:从小学到初中,有1/3的民族生不喜欢汉语文,我们是否关注儿童在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是否关注儿童在学习中的动力?过去我们对儿童终生学习有价值的东西不够关心,而只是关注学习的短期结果,要求民族生死记硬背第二语言来满足教师所需要的“高分”。儿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愉快吗?积极吗?投入吗?有许多教师对这些问题并不关心。  

新的教育理念把儿童情感和态度作为儿童全面发展的因素,它的排序是“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学前班开设民文教学最能体现民族生的情感和态度。脑科学研究提示,智力是全脑功能状态的体现,完整的大脑包括脑干——掌管各种本能活动、大脑的边缘系统——掌管人的情感和行为动力、大脑皮层——思维大脑。我认为进行第二语言的单语文教学,只是重大脑皮层而轻脑边缘系统。从脑科学的研究中我们认识到,这个大脑边缘系统在不断地工作着,调节着荷尔蒙、驱动力和记忆力的某些方面,以此驱动和增大脑的记忆力功能。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情绪变量是从事学习的动机激发程度。因此,用母语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对认知活动的效率是极为重要的。

(二)   构建知识,提高汉语文的教学质量  

傣汉双语文结合教学,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新的教育理念。教学不是将知识以成品的方式教给学生的过程,而是学生通过自己与外部环境的交互活动,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也不是大一统的信息存贮过程,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特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对外在信息的独特理解、感悟、体验和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加工,建构知识意义与价值理念的过程是师生乃至同学之间在现实的交往互动中探索生命意义,创造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的生命活动的过程。  

傣汉词语、成语、谚语对译具有“知识建构”的意义。因为傣汉词语、成语、谚语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必须要求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例如:汉语的“胆小如鼠”,傣语习惯为“胆小如鸡”(傣语:再囡闷盖);汉语的“火上加油”,傣语习惯为“口干又渴酒”(傣语:伙选京南劳);汉语的“水落石出”,傣语习惯为“水干涸了见到螃蟹眼睛”(傣语:南华亚彦汗打布);汉语的“早出晚归”,傣语习惯为“走时踏着狗,归时踩着青蛙”(傣语:摆然玛,麻然信);汉语的“挥金如土”,傣语习惯为“花钱像树叶”(傣语:再恩闷外迈)。以上的傣汉对译知识,需要了解和建构语法知识、地理知识、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实践证明,傣汉双语文教学班的汉语文教学质量比单语文教学班的教学质量高得多。例如:勐海县的傣汉双语文班与单语文班在1995~2000年一到四年级五个班级的成绩对比是:傣汉双语文教学班的汉语文及格率为74%,平均分为681分,优良率为363%;单语文教学班的汉语文及格率为48%,平均分为5385分,优良率为165%。因此,傣汉双语文结合教学,是提高傣族学生汉语文教学质量的最佳途径。

(三)   传承“贝叶文化”,构建多元文化格局  

“贝叶文化”是对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提法,代表了整个傣族社会的历史和文化,是傣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统称。“贝叶文化”经目前的初步整理研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天文、历法、军事、武术、自然科学、医药卫生、伦理道德、法律法规、语言文学艺术作品、文学艺术理论、建筑艺术等方面。继承和发扬“贝叶文化”意义重大,是“文化立州”的奠基石。传承“贝叶文化”,有利于研究西双版纳生态保护的经验。地理学家认为几个世纪以前,地球上的北回归线附近全是茂密森林所覆盖,到现在,这些森林都已消失,只有西双版纳像一颗绿色的明珠还在北回归线上闪耀。的确我们应当承认,这是因为它幸运地避开了地球上几次冰川的侵袭,是因为它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同时,它自身又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的环境气候,这后一种气候,使之能够在周围森林和绿色植物被遭到破坏之后,仍然作为一个完善的植物王国存在。但是我觉得这些只回答了森林所以形成的问题,而森林要得以长期存在,并不完全是自然力的作为,相反倒是人文因素起决定性作用。中国今天有保护得这么完好、这么茂盛的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实在应该感谢自古以来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他们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保护主义者。西双版纳的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傣族古诗:“火塘里的火不能熄,井里的水不能干,要保护寨子周围的树林花草,要与它们像伙伴一样相处。”“贝叶文化”中有大量关于爱护水、爱护树木的教诲,这是当地群众环保观念的重要来源。  

传承“贝叶文化”有利于研究社区教育的经验。西双版纳傣族全民信奉佛教,每一个寨子边上都有佛寺,出家进佛寺,出佛寺门回家,都很方便。在这里,教义常渗入到乡规民约之中,而乡规民约和民间的教育也常纳入佛教教义,宗教与民族习惯常常融为一体。西双版纳常见成群结队的“小和尚”,他们都不是职业的出家人,只是按照当地的习俗在佛寺里学习一段时间,年纪稍长就可以还俗,从这个习俗也可看出西双版纳僧俗之间界限并不是很明显。当地有一本书叫《教训儿子处世的道理》,书上有这样的话:“孩子,对人要和气,不要一不合意就发脾气;不要依仗有势力的人去欺压没有势力的人;不遵守自古以来的规矩,不尊重佛爷、老人是不对的;看不起女人和孩子、喝很多酒、每天睡得早起得晚,这都是不对的;到外面去,不要单独走,不要说谎话,不要听是非……”“贝叶文化”中这方面的内容确实是不少。在这样的一种文化环境中,西双版纳近乎是一块乐土,即这里的人是那么淳朴善良、淡泊名利、心平气和、团结友爱。  

传承“贝叶文化”有利于推进西双版纳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贝叶文化”的优势,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民族旅游业和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工业和乡镇企业。将发展民族文化与发展经济紧密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打造西双版纳美好形象。  

20世纪末,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交通工具、通讯技术的进步,加快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与此同时,人们担忧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过程的进展,一些弱势民族文化语言不断地消失,人类文化多样性在不远的将来一去不复返,人类社会将由于文化的单一而失去活力。人类文化的多样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是人类生活赖以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基础保障。那么如何在一个民族地区范围内处理好民族文化多元性与国家一体的关系问题呢?我认为在民族地区实施民汉双语文教育,是解决好多元文化并存的最佳途径。傣汉双语文“分合”教学模式,从傣语文角度而言,在小学低年级重点解决好傣语文的识字教学;小学中年级重点解决好傣汉词语对译;小学高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在学好汉语文的基础上要注意解决好傣族的文学艺术及道德伦理的教育教学。因此,傣汉双语文“分合”教学模式是传承“贝叶文化”,实现“多元文化一体格局”的最佳教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吴兴南、林善炜:《全球化与未来中国》。

2.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中国民族教育》,2002年第3期。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民族语文》,2003年第3期。

4.       北京春城教育出版物研究中心主办:《中华园丁论文集》。

5.       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主办:《民族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

(作者单位:勐海县教育局)

 

 

 

 

 

 

 

 

 

 

本文责编:帕相


 上一篇文章: 双语文教学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教学质量的提高
 下一篇文章: 对西双版纳傣语教育的思考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