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灵魂之园———总佛寺
作者:>>>>>>>>    点击率:3245  转自:西双版纳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5/3/12 15:45:37

灵魂之园———总佛寺

傣族信众

西双版纳总佛寺

    “佛性的西双版纳”,是赞叹西双版纳最简单最直接的表述。
    西双版纳的佛性,源于她的山川地貌、人文礼俗。特别是多民族聚居地,土地上的人们以及他们怀抱的田园、劳作、歌谣、服饰与笑颜,显露着安忍、诚信、感恩、随喜的表情,就如同红线一般拴住万千游子悸动的心绪。来过、拜过、听过、念过,便有了“安住心、常清静,能随缘、恒自在”的感觉……  
    或许因为我家住在佛寺旁的缘故,经常聆听佛音,让我浮躁的心找到平静。每到周末、节假日、开光、赕佛便有了想去佛寺的牵念,久了便成为寻觅心灵安谧的去处。
    南传佛教于隋唐时由缅甸传入西双版纳。在我国主要流传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德宏、普洱、临沧、保山等地,为当地的傣、布朗、阿昌、德昂等民族及少数佤族群众所信仰,信教人数约70多万人。西双版纳与缅甸接壤,13至14世纪,随着泰国兰那泰文译注的大批巴利文佛经在傣族文化区的传播,西双版纳开始建立佛教僧团,修建寺塔。特别是西双版纳创立傣文有了刻在贝叶经上的佛经之后,南传佛教便正式传入。15世纪以后,南传佛教从西双版纳逐渐传播到德宏、普洱、临沧和保山等民族地区。在西双版纳,有佛寺587所,佛教教职人员939人,僧人5800人,信仰佛教群众约36万人。   
    西双版纳总佛寺位于曼听公园内,公园有1300多年的历史,有“傣王御花园”的美誉,在傣族历史上曾为封建领主召片领和土司们游玩赏花之所。传说傣王妃来游玩时,公园的秀美景色吸引了王妃的灵魂,因此取名春欢公园,傣意为“灵魂之园”。公园里圣洁肃穆的笋塔、八角亭、六角亭和傣族萨拉亭,静静立在绿树影里,绿茸茸的草地铺开在放生湖畔,两岸绿树森森,鸟鸣蝉啾,犹如置身秘境。位于笋塔旁的总佛寺,虽然伫立在诗画般诱人的风景里,但只要步入佛寺大门,听到风吹菩提树的沙沙声,烦躁和喧嚣顿时在诵经声中沉寂、消隐,身心处在静谧之中。“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砂一极乐,一笑一尘埃”,总佛寺———一直是信众们灵魂的栖息地。
    总佛寺,傣语称为“洼坝吉”。“洼”是寺院的意思,“坝”是森林的意思,“吉”则是佛陀度过25个雨安居的揭答林给孤独园的简称,因此“洼坝吉”就是像揭答林给孤独园一样美丽、幽静的森林道场。相传是从缅甸来弘法的两位南传佛教僧人于公元七世纪中期发愿兴建,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西双版纳建立最早的南传佛教寺院之一,历史悠久,法缘深厚,是西双版纳信众心中尊崇的圣地。大约在700年前,总佛寺被西双版纳傣王朝确立为皇家寺院,成为西双版纳最高等级的佛寺,是发布全境性佛事活动、昭示批准高级僧职晋升、举行新任宣慰使及各勐土司宣誓仪式的地方,也是西双版纳宣慰及各勐土司头人、佛寺住持朝拜论经的圣地。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加之历代高僧辈出,在东南亚佛教信徒中也享有盛誉。总佛寺历史上经历多次损毁和修复,2002年,佛寺按照傣族民间传统建筑工艺重新规划建设各主体建筑物,包括大殿、戒堂、阿戛牟尼舍利塔、鼓楼、钟楼、长老寮、僧寮、迎宾楼、斋堂及高约7.9米的立佛等。修建中汲取东南亚国家佛寺建筑风格,以南传上座部佛教中金黄色为主基调,庄严肃穆独具傣民族传统佛教文化特色。
    到过、没到过西双版纳的人,印象最深、最撩拨心弦的莫过于“泼水节”,而泼水节所有活动中最难忘、最殊胜的要数总佛寺的“赕佛仪式”。所谓的“赕佛”,就是“给佛洗浴”。“赕”傣语为“洗礼”的意思,在一心向佛的傣家人看来,即使是至高无上、佛法无边的神灵,也难免沾染尘埃,必须由凡人来帮助洗涤尘垢。“赕佛”时,身着素装的傣家妇女神情专注、满心虔诚,她们在“洗佛”的同时也在“洗心”,除去心灵的各种尘埃污垢。她们用洁净的心泉洗刷过去沉积的灰烬,用感恩的赤诚,擦亮佛身,重现佛像慈悲平和的本色。那一刻,她们心底透亮,境界清澈而高远……由于傣族人向佛、敬佛、礼佛、拜佛的虔诚信仰,也造就了傣民族以善心慈行立身处世的民族个性。
    我也向往拉萨的大昭寺,但因路途遥远至今仍没有机会踏上雪域高原的神奇土地。家住佛寺旁的我,只要身心安闲时总会到总佛寺去走走,寻找心灵的宁静。当我靠近它,它在那里不动声色;当我离开它,它依然在那里不动声色。它一直在信众心底,从未走远:千百年来,一直陪伴着它的是纯净的天空、祥和的流云、菩提树的风声、恬淡的青草,以及放生湖漪漪的水光、幽古的钟楼和袅袅的炊烟。金色的佛寺,祥和的村寨,微风荡漾的竹林,它们相互簇拥着,亲切向我召唤。尘世中的我被万千烦恼裹挟着,似乎忘掉了白云的模样,不记得青草的气息,我们得到了什么?又丢掉了什么?人生真的应该少一些殚精竭虑,多一些随意随喜。每一个人,在内心都会有强烈的渴望,而生活总会让你在满意某一方面的同时留下难言的缺憾,生存于尘世,奔波劳碌累积产生出一种累,便希望有一个地方,有一种氛围,清水一样把自己的灵魂洗涤一遍,安放起来。寂静的空间、点燃的香火、温和的吟诵,往往会起到静心安神的作用。总佛寺便是一个能让内心平静的地方。
    “不求名而名自远,德也”。那一夜,点亮佛前的灯火,不为修来世,只为见你捻火的双手;那一天,拜在佛前,不为求富贵,只为吮吸尘土的清净;耳畔梵音抚过,贴近的是菩提芬芳,看到的是满地星辰,最亮的,不是灯火,是佛光……

 

 

本文责编:龙罕


 上一篇文章: 佛教故事与傣族《召树屯》故事渊源
 下一篇文章: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祜巴龙庄勐10年资助561名贫困学生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