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古榕树下喊伴光——记德宏州傣剧团青年演员杨相杏
作者:许睿 f    点击率:4202  转自:广播歌声 更新时间:2012/6/19 16:05:41

  喊伴光:傣族曲调名,直译汉语为“跟着鼓唱的歌”。“喊伴光”是德宏傣族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以说唱为主,伴以简单的舞蹈动作和民族的打击乐器,唱腔明快、自由奔放,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唱词多为祝贺、赞美之词,内容因时间、地点、场合的不同而不同,歌者触景生情,即兴而歌。随着时代的发展,“喊伴光”又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演唱范围更加广泛,其唱词除原来的节日祝福外,还融进了歌颂祖国欣欣向荣、边疆形势大好等许多内容。如今,“喊伴光”已经成为傣族群众进行娱乐活动的主要艺术形式之一。

  杨相杏

  第一次听杨相杏演唱是在德宏州人民广播电台的录音间,唱的是潞西市的请客歌“对情歌”。歌唱到一半,忘词了,还是金小用在一旁提醒才把歌接上。一起来的们从高团长认为:杨相杏是一位年轻演员,来团时间不长,经过自己的努力,达到这样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杨相杏有潜质,但前面要走的路依然很长。

  杨相杏的家乡在潞西市的遮宴村,这是一个盛产香料和烟草的地方。每天上学和帮助父母打理农活伴随着杨相杏度过了童年生活。距离遮宴村不远的弄么村有一个全部由农民组成的傣剧表演队。“有摆(节日)要演戏,无戏不成摆”,每逢“赶摆”的日子,表演队就到遮宴村演出,这为杨相杏枯燥的生活带来一丝欢乐。表演队演出的都是传统剧目:《杨家将》《包丞》《汉光武》《呼龙传》。杨相杏说:“演得很精彩,就是台词讲的是老傣文,一般人听不懂。”

  一次,德宏州傣剧团送戏下乡来到了遮宴村,杨相杏幸运地看到了由万小散主演的《孔雀公主》。“ 孔雀公主出场时那种华贵、典雅的气质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 杨相杏回忆,“剧情中男女主人公曲折的爱情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其中——从悲痛欲绝到喜极而泣。”

  德宏州傣剧团演员金小摆和金小用

  2007 年,由于各方面条件出众,杨相杏被德宏州傣剧团录取,成为当时傣剧团最年轻的傣剧演员。职业的选择也就意味着某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演员的生活与杨相杏当初浪漫的幻想完全不一样。“奘房门前搭戏台,大青树下演傣剧”说的就是傣剧团长年奔赴边远山区送戏下乡,在艰苦的条件下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演出环境。杨相杏与所有演员一样住的是竹楼,睡的是地铺,还要完成一年几百场的演出任务。正如戏中的台词:“风雨过后天更蓝”。 杨相杏说:“经过这几年的摔打、磨炼,我学会傣剧中的唱、念台词、民歌‘城子戏调’、‘坝子戏调’,还有民间舞,如‘孔雀眼手’、‘象形身法’等舞蹈动作。”不久,杨相杏在小型傣剧《甘蔗票》中扮演女主角玉相。这使杨相杏初露头角,重要的是她获得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和舞台经验。

  清晨,一缕阳光洒在勐巴娜西珍奇园的桂花树上,杨相杏站在树下正按照摄影师的要求不断地变换着姿态。为了达到照片的动感效果,杨相杏边唱边舞,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拍照间歇的时候,杨相杏唱了一首《人们向往的地方》。

  2010 年,杨相杏作为业务突出的青年演员被云南省文化厅选送到上海音乐学院声歌系进修。这一年,杨相杏系统地学习了音乐理论、科学发声和歌唱表演。杨相杏说:“虽然上海音乐学院培养方向与戏曲表演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最大收获是学会了声乐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从上海音乐学院回来以后,杨相杏先后录制了MV,《瑞丽江风情》《泼水节之歌》《人们向往的地方》等歌曲。“我的主业还是傣剧演员”。显然,杨相杏只是把唱歌当成业余爱好。

  杨相杏认为自己很幸运,能够走到今天是因为儿时的梦想。她不认为自己已经是剧团的顶梁柱,她认为团里的金小摆和金小用也是非常优秀的傣剧演员。目前,剧团正在抓紧时间赶排大型傣剧《刀安仁》,准备冲击今年的“文华奖”。杨相杏与金小摆和金小用组成的“金三角”将一展身手,争芳斗艳。 

                                                                    编辑  宰 勇


 上一篇文章: 葫芦丝的传说——访傣族作曲家龚家铭
 下一篇文章: 新平:刀正富的土陶人生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