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傣族风俗志
作者:胡绍华  X    点击率:4524  转自: 更新时间:2012/6/12 17:59:52

 

傣族风俗志

内容简介

《傣族风俗志》是反映傣族独具特色的民情风俗的专书,它将全面的介绍傣族各种风俗的起源、发展和发扬光大的全貌。民俗学是研究民间各种风俗习惯的一门学科,它在我国的建立和发展,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走过了曲折和道路。目前,这一学科正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引起了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为了继承和发扬我国各民族的民俗文化遗产,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团结;为了适应我国民俗学科建设的需要,我社决定出版大型丛书——《民俗文库》,并为此成立了编委会。这套丛书将着重介绍我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居住、包含、服饰、生产、交通、婚姻、家庭、材落、岁时、节日、丧葬、宗教、道德、礼仪、口头文学等风俗民情。为了推动民俗理论研究工作的发展,本丛书还将适当地收入国内外有关民俗学的专著和译作。

编辑推荐

《傣族风俗志》由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胡绍华,男,汉族,1940年生。1960年就学于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1965年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毕业,留校任职至今。现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历史系博士生导师组组长、北京市历史学会理事。担任过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总支书记、系主任。

目录

前言——孔雀之乡的居民
一 生产消费风俗
生产
商业贸易
服饰
文身与饰齿
饮食
居住
交通

二 社会风俗
家庭
家族
村寨
交际与处事
审美观念

三 节日风俗
岁时节日和生产节日
宗教节日

四 人生礼仪风俗
生育姓氏命名
恋爱婚姻
丧葬

五 信仰风俗
鬼神信仰
佛教信仰
禁忌

六 文学艺术与科学
语言和文字
诗歌与歌谣
民间歌手——章哈
故事与传说
音乐与舞蹈
戏剧
绘画雕刻
天文与历法
数学
医药学

七 游艺竞技
娱乐
武术

序言

富有亚热带风光的云南西南部地区,树是常绿的,水是常青的,竹如喷绿,林木翠翠,枝头鸟儿常鸣,水边林际每当晨光曦微或夕阳斜照之时,便有美丽的孔雀翩翩起舞,因而被人们誉为“孔雀之乡”。我国的傣族就是这美丽富饶的孔雀之乡的最古老的居民,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为开发祖国的西南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
傣族有人口1025128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西南部,聚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和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等4个地区。其余的傣族散居或杂居在临沧、澜沧、新平、元江、元阳、金平、景东、景谷等县,此外在金沙江沿岸的华坪、大姚、禄劝以及四川的会理、盐边等地也有少部分傣族居住。傣族只有少部分居住在云南省的内域地区,大多数分布在边疆地区,其居地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

文摘

地不会丰产,没有谷神的保佑,幸福不会长久。人们祭谷神,一方面是感谢谷神一年的慷慨赐予,另一方面更期望各神保佑来年的丰收和生活的安宁。同时祭谷神也表示一年生产活动的结束。
分工与劳动组织
农业生产中男女分工有着悠久的历史,元代时农事活动仍以妇女为主,“一切工作皆由妇女为之。”元代以后男子才逐渐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进而专事农耕,“男耕女织”,但妇女仍和男子一样从事农务活动,且在男女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男子负担犁田耙田,挑谷和脱粒等全部重活,妇女承担插秧、薅秧、割谷和种菜园等活。这种分工极为严格;妇女禁止犁田,习俗认为妇女犁田会“遭雷打”、“牛会哭”、“牛脖子会炸”、“庄稼不长”等,反之男子插秧将会遭人耻笑。同样男子不能割谷,女子不能挑谷回家,即使男子挑不完,妇女也只能空手回家,否则将得罪“谷魂”。男子到了四五十岁,儿子长大了,可以接替劳动了,就不再参加主要田间劳动,不然就会认为是不光彩的事。这种分工和习俗有的是不合理的,因而对傣族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不利。农业生产的大忙季节,普遍存在换工互助的劳动组织。在元江地区,插秧或收割时,农户之间便自愿互助帮工,有的以工换工,有的给工资作为报酬(每日工给约10斤谷子),有的供饭食,另给一定的实物。报酬随季节的不同有多少之分,一般春天劳动时间长,报酬略高,冬天劳动时间短,报酬略低。在德宏地区一般都是以工换工,劳动力不足的,可补给实物或货币作为不足部分的报酬。在德宏地区还出现了包工和计件工的形式,也有不从劳动力的强弱而按人头计算劳动报酬的。在西双版纳则普遍存在原始互助。

 

 

 

 

本文责编:帕相


 上一篇文章: 西双版纳傣族拴线系魂文化
 下一篇文章: 水之意蕴:傣族水文化研究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