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英 文
傣泐文
傣纳文
傣绷文
傣端文

论坛登陆: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站内公告: 傣族网正式运行,欢迎光临!
热点文章排行榜
傣族网简介  
云南傣族织锦图案艺术研究  
联系我们  
德宏傣文键盘布局——输入法邀请大家进行测...  
抗日土司线光天  
也说“旱(汉)傣”和“水傣”  
悠久的傣族语言文字  
傣族剪纸艺术及其延伸工艺研究  
图片新闻排行榜
傣族银饰 闪亮的民族风情
作者:何真玉 胡静 x    点击率:6969  转自:孔雀之乡、春城晚报 更新时间:2011/10/3 8:23:33

傣族银饰 闪亮的民族风情

精工细作
以前土司家小姐出嫁的银饰
镶金银饰
 银匠家中传统的拉丝工具
 

  银属于稀有的贵重金属,它具有美丽的光泽,质地柔软,便于制作,因而成为最受工匠们欢迎的加工材料。且银还具有耐大气氧化和腐蚀的特性,可以历经千年,仍然新亮如初,所以不少银制品世代相传,成为传家之宝。

  云南是银器制作工艺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而芒市傣族传统银器制作工艺是傣族民间一项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影响深远的传统制作工艺,曾以精湛的纯手工技艺生产加工各种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金银饰品而闻名于世。

  傣族银饰·人物

  亮氏三兄妹 银饰一打三十载

  家住芒市清水巷的亮家三兄妹打造出来的傣族银纽扣、胸花等银饰品,在整个德宏都有着很好的声誉,很多人慕名而来专门购买。经过他们巧手制作出来的银饰颇为精美,一眼看到就会非常地喜欢。

  “我今年都50多岁了,做这行已将近40年。家里一共有五兄妹,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也做银饰加工”,大哥名叫亮全,外表看上去远比实际年龄年轻。他说,他的父亲也是一名银匠,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家中有三兄妹都喜欢上了银饰制作。三兄妹除从父亲那学到了很多打造银饰品的传统手艺外,还到银器厂工作,跟着师傅学到了更多技术。

  现在,亮家三兄妹的加工生产方式基本上是家庭式小作坊。制作工匠一般以家庭成员或者亲戚朋友为主。他们做的银饰主要是傣族妇女服饰上的纽扣、胸花和头饰,成品可以镀金,还可以在上面镶上红色或绿色的小珠子。他们制作的银饰,价格根据用料和大小,从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

  亮小座是三兄妹中最小的,也是亮家制作银饰品的唯一女性。她以生产纽扣和胸花为主,在她的家里,可以看到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纯银、镀金的凤凰纽扣、八角花纽扣、菊花胸针等等,这些是傣族妇女喜庆节日不可缺少的装饰物。款款都精巧不失端庄,质朴又多几分瑰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意蕴。据亮小座介绍,到结婚旺季,尤其是在11月到泼水节前后,很多来自盈江、梁河等地的客人都会来到家中定做成套的银纽扣和胸花。

  在亮小座家,她的两位学徒冯涛和金岩贵正在各自的工作台前忙活。冯涛在亮小座家学银饰制作已有1年多的时间,他主要是负责银饰加工的前半段流程。“单抽丝这道工序,大概1000克的银圈需要花上3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冯涛说。而一旁的金岩贵正在专心仔细地扭丝,他表示,只要喜欢,就不会觉得累或辛苦。

  亮小座演示了如何焊接银饰。“希望相关部门给予更多关注,也希望能把制作银饰这一门手艺很好地传承下去。”她一边进行着焊接工作一边说道。随后,亮小座把自己做好的很多不同形状的银饰成品展示出来,看着一件件精美的银器饰品,着实让人感受到这其中凝聚着传承下来的一代又一代傣族民间艺人的心血。

傣族银饰·特点

  花样繁多 常做嫁妆

  中国汉字中的“美”字,其实就是一个佩戴首饰的人。说起各类材质的首饰,我国少数民族对银器打造的饰品尤为珍重偏爱,各种奇美精巧的首饰能展示出自己的美丽、勤劳、聪慧和富裕。银器的广泛使用与其“避邪消灾”的功能有关。银餐具可以测试食物中有没有毒,银饰的佩戴代表着饰品主人的身份地位。解放前只有土司官家才能佩戴长条型银镀金的龙凤饰品,普通百姓只能佩戴纯银或铜质饰品。随着时代变迁,逐步打破传统阶级观念,所有饰品不再象征其身份和地位,只要经济能力允许,银镀金或纯银甚至纯金饰品任何人都能佩戴。

  无论是日常妆饰,还是节庆时都少不了佩戴银器饰品,银器饰品被广泛应用到服饰上,特别是傣族青年男女的婚嫁都以银器饰品做嫁妆。现在的傣族银饰品花样繁多,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图案,还吸收了大量的现代元素。

  佩戴不同 寓意不同

  银器饰品的样式都与傣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生产劳动、自然环境和柔情似水的性格息息相关。目前,制作得比较多的样式为八角花、小菊花、凤凰等。据了解,银饰佩戴的不同所表达的寓意也不同。傣族女性根据已婚和未婚的不同身份,在佩戴饰品上也有不同的选择。一般地,像八角花、凤凰一类的别针,未婚女子都别在胸前,而已婚妇女则别于包头上。桃子扣、菊花扣、鸳鸯头花一类多为已婚妇女佩戴,并且多数图案是可以混用的。

  做工精细 工艺复杂

  傣族手工银饰制作的特点是做工精细、刻划细腻、形象逼真,与内地和其他民族的制作工艺有较大区别。加工的饰品主要有手镯、项链、项圈、耳环、戒指、领花扣、头饰、胸饰、纽扣等。制作工艺主要是以手工为主,可以根据顾客的不同需求制作出不同的银器饰品。

  银饰制作的原材料为银块或废旧的银制品,还有一些辅助材料,比如说胶土、木炭、焊接粉末等等。在傣族家庭式的作坊中,看到制作银饰的工具很大一部分都是自制的,非常有自己的特点,并且需要的工具很多:熔银炉、风匣、手锤、手钳、工作台案、虎钳、喷枪、焊枪、铁尺、铁皮剪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银饰的制作除了工具不少外,工艺也非常复杂。在制作现场,看到的工艺流程大概首先需要化银,顾名思义,就是要把银块熔化。之后要锻打,把银料锻打成银片。接下来便是抽丝,通过一次次的抽丝,把银丝抽成银饰所需的粗细程度。扭丝是制作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根据设计好的图案,把抽好的银丝扭成环绕的小圈,这个步骤是银饰成形的基础。再来是焊接,这是饰品最后塑造成形的关键,将多个成形的图案叠在一块,焊接起来。最后是抛光与镀金。抛光是把银饰品放入一种酸洗液中洗刷,取出后再用清水漂洗,晾干后银饰品变得光泽闪耀。根据不同的需求,也可将银饰镀金,其方法分为电镀、水镀和硬镀。

傣族银饰·传承

  制定完善相关保护法规

  据芒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使芒市银器制作工艺得到繁荣和发展,除要制定和完善相关保护的法令法规外,还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工作实施细则。要对芒市辖区内的银器制作艺人进行全面筛查,建立健全艺人档案和艺人动态信息跟踪上报机制。此外,对面临传承危机的艺人开展重点传承帮扶工作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老艺人物色年轻传人

  在如何坚持开展银器制作艺人培训和技艺交流方面,当地也有一套想法和思路。包括为年纪较长而又缺乏传人的老艺人物色年轻的传人,让其长期跟师学习;举办短期培训班,将学员组织集中起来,请技艺精湛的银器艺人为其授课;或是定期、不定期地开展艺人之间的相互观摩交流,以提升艺人的制作水平。

  保护民族传统服饰文化

  “积极采取措施使银器制作艺人的订单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从而有效地保障和改善艺人的生活来源,这才是根本。”市文化馆工作人员说,保护民族传统的服饰文化,是提升傣族银器制作工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先决条件。因此,要鼓励和倡导本地区各民族穿戴和创新自己的民族服饰,保护傣族银器存在的文化空间。

  创作更为精湛的银饰品

  在保有传统银器样式制作和生产的基础上,积极进行新样式的开发和创新,并有意识地将银器产品的生产延伸到旅游产品、艺术品和纪念品的开发上来,力争开发和创作出更加精湛的银器产品,也将是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手工业的有力举措。

傣族银饰·声音

  创新经营

  必须走出家庭式作坊

  亮小座家的银饰品的销售渠道主要是靠外来订做、批发和自己到街上摆摊。不但传统工艺品无法广泛流通,就连制作工艺的传承也遇到了困难。亮小座介绍,家里孩子没有跟着她学银饰制作的,现在的学徒是自己的侄子。

  记者从芒市文化馆了解到,傣族银器制作工艺都是徒弟以帮工的形式向师傅学习和家族式传承。由于银器制作材料紧缺,手工艺传承出现断层。而且手工制品成本上升,手工银制品市场不断受到其他替代品冲击。据统计,到目前为止芒市傣族制作银器饰品仅有东门四五户家庭在继续维持生计,已处在濒危状态。

  家庭式小作坊的生产方式,虽然解决了厂房的问题,却带来了很多弊端。最为严重的就是掌握传统制作工艺的师傅在家“闭门造车”,相互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银质工艺品的行业文化因此得不到相应的发展。

  “目前,在保护傣族传统银器制作工艺不变质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银器制作艺人从传统的小作坊的经营模式中解放出来,成立银器制作艺人协会,吸收现代科学的经营模式,创新经营路子,将产品更为有效地进行推介,以达成较大幅度地提升产品销售量的目的。”谈到如何保护我们本土民族的传统文化,芒市文化馆工作人员这样说。

  相关链接

  傣族银器制作工艺由来已久

  芒市傣族传统银器制作工艺是傣族民间一项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影响深远的传统制作工艺,曾以精湛的纯手工技艺生产加工各种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金银饰品而闻名于世。“民国初30年代,各地手工艺人纷纷迁居扎根东门(现芒市勐焕街道东北里社区),使东门的金银器加工技术锦上添花。银器饰品被视为众花之魁,供不应求,不但销往龙陵、腾冲、保山等地,而且还远销缅甸。解放后,1958年以合作社的形式组建了‘银器社’,银器制作更加繁荣兴旺,为银器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并使银器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中。”芒市文化馆工作人员介绍。

  我国各民族银饰品多姿多彩

  我国少数民族的头饰和很多服饰装饰品都以银饰为主。相对来说,西部少数民族各种纹饰银器,银光闪动,高雅华贵,因其落后的生产力、原始闭塞的交通,使当地的民风民俗得以保持下来。各民族妙龄少女佩带上各种独具特色的银饰,走起路来银光闪闪,风采耀眼。新颖、独到的设计和做工考究的款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的冲击力和艺术感。

 譬如苗族头饰均为银制,十分丰富突出。布依族插银发簪。仡佬族除一般的银簪外,还有一种白银发饰,专门戴在头上。壮族妇女一般都使用银针、银簪。侗族的银帽也是十分精致美观的头饰,而拧花银项圈重达3公斤。瑶族妇女,头上戴有3条弧形大银钗,两头上翘,制作极精美,戴大银钗的瑶族妇女显得雍容华贵,典雅庄重。苗族盛装头饰是我国少数民族头饰中最典型的一种,具有明显的对牛崇拜的色彩。苗族妇女在戴上由银泡、银片组成的银冠后,还要戴上两只连在一起的银制水牛角,就像一个巨大的“U”字。每只角上雕一条龙,龙头朝内,呈二龙戏珠之势,它们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何真玉

 

 

本文责编:帕相


 上一篇文章: 傣族女子服饰
 下一篇文章: 傣族建筑—傣族的佛寺建筑
关闭窗口
地磅遥控器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网赚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傣乡美景
 
           copyright @ 2007 daizuwang.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云南省民族学会傣学研究委员会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昆明市环城西路170号 邮编:650041 电话:13908807623、13888824530、13888570824、18725179358
电子邮箱:daizuwang@163.com
经营许可证:滇ICP备09002592号